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大全 > 正文

刚刚!国泰海通高管阵容首曝光,新组织架构已确立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周尚伃

  作为新“国九条”发布以来首例头部券商合并,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进展迅速。4月3日晚间,正式完成更名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A股证券代码:601211)发布公告,官宣了一系列重要信息: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及高管名单,并明确了新的公司组织架构。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泰海通领导班子最大程度融合了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原有班底,将有利于文化传承、队伍稳定、整合融合,更快释放“1+1>2”协同效应。

刚刚!国泰海通高管阵容首曝光,新组织架构已确立

  具体来看,在高管人选方面,公告显示,股东大会选举了17名董事,包括内部董事3名,为朱健、李俊杰、聂小刚;股东董事8名,为周杰、管蔚、钟茂军、陈航标、吕春芳、哈尔曼、孙明辉、陈一江;独立董事6名,为李仁杰、王国刚、浦永灏、毛付根、陈方若、江宪。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将与后续职代会选举产生的职工董事共同组成国泰海通第七届董事会。

  股东大会后,国泰海通第七届董事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选举朱健担任公司董事长、周杰担任副董事长,聘任李俊杰为公司总裁,毛宇星、谢乐斌、罗东原、聂小刚、潘光韬、张信军、陈忠义、韩志达为公司副总裁,聂小刚兼任公司首席风险官、董事会秘书,张信军兼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赵宏为公司总审计师,俞枫为公司首席信息官,赵慧文为公司合规总监、总法律顾问。其中,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周杰曾较长时间担任海通证券主要负责人,此次作为股东董事兼任国泰海通副董事长,有利于保持业务及人员稳定,也体现了大股东对国泰海通的赋能支持。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合并中有许多从基层长期历练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得以重用,彰显了国泰海通务实专业、市场化年轻化的用人导向,以及大刀阔斧、干事创业的坚定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在充分考虑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原有组织架构,吸收借鉴双方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国泰海通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组织架构。国泰海通设立财富管理委员会、研究与机构业务委员会、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固定收益业务委员会、权益业务委员会、信用业务委员会、金融科技委员会共七个实体化运作的委员会,设置了41个总部部门。整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设有44家分公司。各类子公司将在过渡期内并行运作。

  “新的组织架构致力于构建强大前台、专业中台和集约后台,全面提升公司客户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接近国泰海通的人士分析,在强大前台方面,客户部门着力强化客需导向的综合化入口功能,高效整合集团各中台资源,输出专业化、定制化的业务解决方案;在专业中台方面,中台部门围绕产品、服务、功能、平台等维度打造专业能力,定位为全公司的公共能力中心,全面赋能零售、企业、机构三大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在集约后台方面,进一步突出集约共享,破除行政化导向,实现各类资源高效布局投入。

  另据悉,公司已经取得了新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保障了业务经营无缝衔接。在公司LOGO方面,因短期内尚未形成满意方案、标识注册需要较长时间等因素,为确保品牌形象延续,国泰海通目前沿用了国泰君安的钻石品牌标识(LOGO)。后续,国泰海通将构建新战略、塑造新文化,届时将听取各方意见,适时择机推进包括品牌形象在内的企业文化规划。

  就在前几日,国泰君安刚刚发布了2024年年报,各项主要业绩指标均大幅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97亿元、同比增长20.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0.24亿元,同比增长38.94%。同时,公司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规模,达到10477.45亿元,同比增长13.22%。

  回顾合并历程,2024年9月5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宣布合并重组,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征程上迈出了极其关键的一步;2025年3月4日,海通证券A股股票终止上市,国泰君安作为存续公司披露了模拟合并的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阅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模拟合并的公司总资产1.73万亿元、归母净资产3283亿元,资本实力均位居行业第一;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18.22亿元,位居行业第一;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6.03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赵然表示:“看好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公司前景。合并后公司重资产业务有望实现规模和回报的同步提升,轻资产业务资源及议价权亦有望迎来增长,强强联合下或能实现‘1+1>2’,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一流投行。”